打游戲成癮、黑白顛倒、學習成績下滑……青少年“網癮”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重點,網癮是不是病?如何科學戒除?在昨日(23日)國家衛(wèi)健委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北京回龍觀醫(yī)院醫(y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華清表示,是否是精神疾病要由精神科專業(yè)鑒定,不能一概而論。
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備受業(yè)內與外界關注。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步,成人世界的各種關系過早地影響到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huán)境的適應、對人際關系的選擇、學習等方面壓力都成百倍的大于過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fā)布的《中國青年發(fā)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與網絡的普及,游戲已從傳統(tǒng)的電腦轉移至手機等移動設備,不少青少年存在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問題,“網癮”是否是一種精神疾病?劉華清指出,當前全世界心理健康和精神科專家對于是否將“網絡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存在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對待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更應該注意“網癮”背后的成因。
他指出,很多游戲成癮或者網絡過度使用的青少年,本身家庭關系就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些自身存在身體或精神上的問題,打游戲只是一種外在的發(fā)泄方式。怎么界定‘上癮’?劉華清建議,如果青少年存在打游戲時間過長,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以至無法擺脫。且一旦不讓玩游戲,就會出現如身體不舒服、心慌氣短、寢食難安、飲食不好等癥狀,就要到醫(yī)院由專業(yè)的精神科醫(yī)生進行診斷,并輔助藥物治療。“就像酒精成癮、其他物質成癮一樣,需要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劉華清說。
國家衛(wèi)健委調研結果顯示,除了網絡成癮,兒童青少年面臨的主要心理行為問題有:情緒問題、行為問題、應對方式問題和主觀幸福感缺失等,嚴重者還會產生心理疾病。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僅僅有個人因素,還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因素,要預防和減少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fā)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采取綜合措施。
對此,劉華清建議家庭方面,家長要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關系,用發(fā)展的視角來審視孩子和引導孩子。學校方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通過心理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形式,為中小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發(fā)現存在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轉介到專業(yè)醫(yī)院進行治療。
此外,他呼吁全社會層面應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減少社會上不良風氣波及到學校,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