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84歲退休教授劉興詩,站了90分鐘,給大學生分享那些年的抗戰(zhàn)故事。
四川新聞網(wǎng)成都12月12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道)12月13日,是我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如果當年我沒有撤退,我也許就會是南京大屠殺中不幸死難者中的一員。”84歲高齡的成都理工大學退休教授劉興詩對大學生們說道。為了紀念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11日晚,劉興詩帶著他即將出版的《抗戰(zhàn)難童流浪記》,在成都理工大學國際學術報告廳,為大學生們講述了自己經歷過的那段難忘歲月。
憶往事 他說“我是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
晚上7點,劉興詩的報告正式開始。已經84歲高齡的他,堅持站了90分鐘,為學生們講述那些年他所經歷過苦難與振興的故事。他帶著鴨舌帽,遮住了滿頭銀發(fā)。說起話來,又中氣十足。但當講到那些苦難歲月里的真實經歷時,他仍不禁會哽咽。
1931年,農歷3月21日早晨,劉興詩出生在武漢江漢區(qū)黎黃陂路黃陂里5號。他的父親劉靜是早期同盟會員,曾擔任廣州孫中山總統(tǒng)府咨議,大元帥府少將軍事委員等職務,母親盧雪芹是成都富商盧良甫的長女。后來,劉興詩跟隨父母來到南京。他的童年也是在這里度過的?墒牵貞浧鹱约旱耐隁q月,他的記憶里滿是苦難。
他在南京上小學時,有一天,父親劉靜鐵青著臉,驅車帶他到下關碼頭去,手指著一艘軍艦叫他看。父親指著桅桿的太陽旗說:“你看,這是一只日本軍艦,他們的大炮對著我們。你永遠也不要忘記。”聽了父親的話,劉興詩拾起一塊石頭扔過去,恨不得一下就把它打沉。
然而,隨著日本侵略腳步加快,南京陷落了。隨家逃難時敵機在難民船頂掃射的情形,劉興詩至今仍記憶猶新!叭绻斈晡覜]有撤退,我也許就會事南京大屠殺中不幸死難者中的一員!
批歷史劇 他說“把真實的歷史故事寫出來就是最美的故事”
在長達90分鐘的講述中,劉興詩跟大學生們分享了許許多多他親歷或身邊的人親歷的真實故事。而這些故事也都記載在了他的那本《抗戰(zhàn)難童流浪記》中。
對于這位從戰(zhàn)火中走過來的老人,歷史的東西他總是最關注的。然而,現(xiàn)在一些所謂的抗戰(zhàn)“神劇”、抗戰(zhàn)歷史大片的劇情,他保留著自己的批判觀點,并在報告會中一一分享出來!耙恍v史劇作不以史實為依據(jù),擅自改編,甚至加入愛情的元素,這是對歷史不尊重的表現(xiàn)!眲⑴d詩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故事,把真實的歷史寫出來就是最美的故事。而不需要歷史題材劇本、小說創(chuàng)作者再添油加醋,為吸引眼球無中生有加一些情節(jié)在里面,對待歷史不能隨意亂編故事。在講述中他反復提及歐陽修的一首詞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談公祭日 他說:“所有為國犧牲的英雄烈士都值得被紀念”
劉興詩說,正是因為親身經歷,所以當他把這些真實經歷寫在小說里時,好幾次他都是流著淚記錄下來的!爱敃r有位父親送兒子上戰(zhàn)場,他深知這一別或許就是有去無回。因此,他撕下一塊布做了一面‘死’字旗拿給兒子。唱著悲戚的離別之歌與兒告別!痹90分鐘的講述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劉興詩講了很多。
他說自己已經84歲高齡了,或許剩下的日子不會太多。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他所認為的最有意義的事之一,就是希望多講一些真實歷史故事,讓下一輩人能夠記住這段痛苦的歷史。他也告訴現(xiàn)場的大學生們,“去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去看一看吧,看看我們當年犧牲的川軍將士!
“國家設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也是在提醒我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眲⑴d詩說道,所有為抗戰(zhàn)犧牲的烈士都應該被紀念,而不管它是什么朝代,是什么黨派,只要是為國犧牲的烈士,都值得被紀念!
故事說到最后,他很動情地唱起了當年的抗戰(zhàn)歌曲!斑@些流行的抗戰(zhàn)愛國歌曲,當時激烈了一批又一批人。”劉興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