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發(fā)現(xiàn),班里的明明這兩天像變了一個人。以前明明是個守規(guī)則懂謙讓的孩子,現(xiàn)在卻變得蠻不講理。他跟小朋友搶玩具,搶到小朋友哭也不讓,還動手打人;遭到老師批評,他情緒激動,躺在地上大哭大鬧。老師非常不理解,問來接送的爺爺,孩子這兩天行為很反常,是家里有了什么變化嗎?爺爺想了一想問,“他媽媽剛給他生了個小妹妹,這算不算變化?”老師心里有底了。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問題,從“家庭”這兩個字找原因,一找一個準。

明明的行為突然出現(xiàn)變化,是因為家里有了個新成員,自己被忽視,于是來幼兒園里尋求關(guān)注造成的。其實,任何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問題,其根源都在于家庭。每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個引起問題的家長。如果孩子本來好好的,突然出現(xiàn)行為倒退,情緒不穩(wěn),想一想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什么變化,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我曾帶過一個小學班級。我發(fā)現(xiàn)那些學習成績較好,上課聽講認真的同學,家里都有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有一個小男孩,上課聽講幾乎處于放空狀態(tài)(我猜是因為他聽不懂),考試基本交白卷。平時他不怎么說話,老是受人欺負,衛(wèi)生習慣也不好,總是把書本涂成一團黑,臉上衣服上也常常是一道一道的墨水。經(jīng)了解,他的父母忙著做生意,平時根本沒空管他。

如果你的孩子愛打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家里一定有個暴脾氣的家長;如果孩子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那他肯定是被家長無視過太多回,甚至打擊嘲笑過太多回;如果孩子性格沉悶、郁郁寡歡,說不定家里有個正在抑郁、情緒極不穩(wěn)定的家長,或者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經(jīng)常吵架或冷戰(zhàn)。
孩子在外面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一定是在他吸收了家庭里的能量之后,呈現(xiàn)出來的。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氛圍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是土壤,土壤怎樣,決定了孩子這棵扎根其中的植物,成長的怎樣。教育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那就是,想要孩子長成什么樣,自己就做到什么樣。
當孩子出現(xiàn)行為問題,你有考慮過是家庭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