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商鋪和門面房有幾種分類,參考補償標準是什么。
第一種、證照齊全但沒取得商鋪房產證的,參考門面房價格補償。
第二種、沒有房產證和土地證的租賃房屋,或者用租賃的土地自建的房屋,參考停產停業(yè)補償。
第三種、店鋪完全是租賃的房子,不能按照商鋪來補償。
其次,商鋪的補償方式包括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
1、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jù),由專業(yè)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yè)的估價,生成有據(jù)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
有三種法定評估依據(jù):市場評估價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是由符合規(guī)定的專業(yè)估價機構,根據(jù)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并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在估價時點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進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動。商品房交易均價是指同區(qū)域同類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價格,由相關部門每季度定期匯總測定并公布。重置價是指由估價機構采用估價時點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tài)的建筑物的正常價格。
2、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jù)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
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產權置換分為兩種形式:異地安置指由于開發(fā)商項目不涉及住宅或由于該地塊容積率原因,不能進行回遷安置,只能選擇在其他地塊上新建安置房,再通過產權的增減,以等價價值做到產權置換;剡w安置是指開發(fā)商拆遷重建項目能夠完成回遷安置,通過產權置換比例完成回遷安置。
再次,商鋪拆遷補償包含停產停業(yè)損失等。
1、基于拆遷政策發(fā)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但是要在看到拆遷協(xié)議以后,才能確定拆遷是否合法,以及要爭取哪些賠償。
2、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fā)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
3、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yè)的,也將得到補償。拆遷房屋造成停產、停業(yè)的,在規(guī)定的過渡期限內,按照所涉及的在冊工人數(shù),或者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登記的實際從業(yè)人數(shù),給予一次性最低工資補償。其中過渡期18個月以內的,補償6個月;過渡期18個月以上24個月以下的,補償10個月;由于拆遷人的責任而延長過渡期限的,從逾期1個月起每逾期1個月,補償1個月。拆遷房屋造成停租的,按房管部門核發(fā)的《房屋租賃證》所載明的租金標準的50%補償,直至回遷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