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風送爽,一望無際的田野里,掀起一層層果實累累的豐收巨浪。徜徉在蒙城縣立倉鎮(zhèn)田間地頭映入眼簾的是黃澄澄的谷穗、玉米、大豆,還有胖嘟嘟的紅薯、花生、南瓜,田野里五彩繽紛,人們笑聲朗朗。農民們迎來了2021年自己的“豐收節(jié)”。
大戶帶動,科技興農。走進大李集村,家家戶戶庭院前晾曬著又大又圓的豆粒,金燦燦的,好不惹人喜愛。“當前,我們村的大豆已開鐮收割,畝均產量預計在400斤以上,產值在1700元左右。”市農村農業(yè)局下派大李村第一書記鄒智楊說,駐村以來,他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幫助種植大戶流轉土地360畝,帶動散戶種植。同時積極邀請農作物技術指導專家,從整地、種植、田管,再到收獲,鄒智都深入田間地頭,密切關注大豆生長,同時定期進行技術培訓和進村入戶講解示范大豆種植技術知識,主動以增密增肥和病蟲綜防等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落實到田塊地頭,“手把手”讓農民掌握技術,為大豆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種植大戶的360畝大豆喜獲豐收,預計能帶來60萬左右的收入,流轉土地能給30戶農民帶來29萬元的租地收入。同時在大豆管護收獲過程中能帶動10余戶脫貧戶務工,增加家庭收入,真正讓“大豆豆”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金豆豆”。
集體帶動,特色助農。2021年開春,楊莊村兩委瞄準花生市場需求,全力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yè)。村“兩委”采用“支部+合作社+脫貧戶”模式,讓基層黨組織與種植合作社、脫貧戶結為利益共同體,積極謀劃打造花生種植樣板基地。目前,種植基地里的20畝花生喜獲豐收,預計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6萬元左右的收益。在花生種植基地的帶動下,該村有4位脫貧群眾在花生種植地里務工,人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該村黨總支表示,要把示范基地規(guī)模再擴大,希望以此起到帶頭作用,讓更多村民一起種植,為大家走上致富路按下“快捷鍵”。
戶戶豐收,共話小康。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在豐收的大地上,勾畫出一張張鄉(xiāng)村振興的田園畫。在玉米地里隨著機械的轟鳴聲由近及遠,由遠及近,一片片玉米便“應聲倒地”。收割機在田里忙完一輪后,停靠在路邊玉米粒從出管傾瀉噴涌而出進入三輪車,村民們興奮的滿載而歸,家住黎明村大郢莊村干部耿懷祥笑著說道:“今年風調雨順雨水,玉米生長特別好,我家今年每畝地都有1300斤左右的收成……”。在希望的田野上,充滿生機,一些村民正在自己的地旁等待著收割機的到來……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豐年”。
近年來,立倉鎮(zhèn)堅持黨建引領,發(fā)揮“頭雁”作用,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特色農業(yè)發(fā)展思路,因地制宜,著力打造特色種植業(yè)基地,大力發(fā)展大豆、玉米、花生、稻谷等傳統(tǒng)農作物種植,通過鼓起農民的“糧袋子”,從而鼓起群眾經濟收入的“錢袋子”。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村集體經濟不斷發(fā)展壯大,為鄉(xiāng)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